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被列为通商口岸。年11月8日,首任驻沪英国领事巴富尔抵达上海,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大批的洋商趋之若鹜,上海也由此开始从小县城向大都市迈进。

本组图片拍摄于开埠十五年之后的年,距离今天已经整整年。

上海外滩

年的上海外滩,没有高楼大厦,中式的庙堂和西洋海关大楼在江岸边并排而立,江面之上有小舢板往来穿梭。

外白渡桥

从当时的英国领事馆远望外白渡桥。这是第一代外白渡桥,全部用木头搭建而成,名叫“威尔斯桥”,建于两年之前的年。

外白渡桥近景

今天我们看到的外白渡铁桥已经是第三代了,桥身高大,船只可以从桥下直接通过。最早的外白渡桥因为桥面较低,中间设有活动桥板,每当有稍大的船只通过时,必须将桥面吊起。图中可以清晰看到桥面中间的起吊架。

苏州河码头

很多人以为上海开埠之前只是一个小渔村,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明代时,上海便已经修筑起了方圆9里的城墙。开埠之前,上海早已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小城市。比如苏州河边这座码头的石牌坊,便已经不知有多少年历史了。

牌坊附近

在上图的码头附近,一座很大的院落坐落在田野中间,院落内建有高大的中国传统式建筑,看结构布局可能是一座寺庙。

原野中的牌坊

当时的上海和其他城镇一样,也有很多座牌坊。牌坊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门洞式建筑,由孔庙的棂星门衍变而成,最初用于祭祀上天和孔子,后来。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

佘山风景

佘山的原始状态。这里被当时的洋人称作修道院山,说明当时已经有修道士在这里活动了。二十多年以后,法国传教士在这里修建起一座大教堂,即今天著名的佘山大教堂前身。

圣三一教堂

圣三一教堂又叫红礼拜堂,地处今江西路九江路口,是基督教英国圣公会在上海建立的第一座教堂,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教堂。现在的教堂为年在原建筑上拆旧翻建而成。图中的教堂建筑是翻建之前的样子,当时的钟楼上还没有哥特式尖塔,教堂前面的平房是一名英国少校的住宅。现在的资料中提及这座钟楼是年增建的,看来并不准确。

轿夫

两名轿夫在洋人的后花园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轿子和后期的轿子有很大区别,轿身主要用木头和竹子制作,看上去不够华丽也比较笨重。

坐轿的洋人

一乘四人抬的轿子停在丽如银行门口,里面坐的是的丽如银行(又称东方银行)上海分行的代理人理查德·纽比。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没有银行,只是钱庄、票号等旧式的金融机构。应该的丽如银行是上海出现的第一家外国银行。

街头合影

五名洋人坐在街头的台阶上,摆出各种姿势,前面坐着一名中国小商贩,他的挑子里放着茶壶、花盆、灯台等各种粗陶制品。

年轻女子

两名女子的合影照,从服装和发型上可以看出右边是已婚的妇人,左边则是一个未婚小姑娘。已婚女子是洋人的保姆,她还有一个外国名字叫安娜。

母子三人

坐着左边的母亲同样是一位洋人的保姆,她戴着手镯,手指上戴着做针线活用的顶针。小女儿留着当时最时尚的发型坐在左边,他的哥哥站在旁边。注意看桌子下面有一只海船的模型。

骆驼担子

卖馄饨的男子和他的馄饨挑子。洋人感慨这个挑子就是一个流动的厨房,一边放着锅灶和劈柴,另一边的抽屉里放着各种食材和碗筷。这种挑子在上海很流行,因为挑在肩膀上好像驼峰一样,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骆驼担子。

柴爿馄饨

馄饨是非常受上海平民欢迎的一种小吃。旧时候小贩在叫卖时会打起竹板吸引顾客,因此这种馄饨又叫“柴爿馄饨”。图为当时百姓在骆驼担子前吃馄饨的情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