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收关键期。松江区年“三秋”农业工作现场会于10月18日召开,这标志着作为沪上粮仓的松江全面展开“三秋”工作,相关农业部门和农户全体动员,坚决打赢秋收攻坚战。

伴随着机械的阵阵轰鸣声,今年的“三秋”农业工作现场会在小昆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拉开序幕。旋耕灭茬机、开沟机、电动蔬菜播种机……一台台颜色鲜亮的现代化农机在宽敞平坦的机耕道上一字排开。而在一旁已经完成收割的农田区域,空中来回穿梭的植保无人机、地面匀速前行的履带式植保车和矫健向前的撒肥车同样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从农田移步座谈会现场,来自松江区各农业条线的人员聚集一堂,部署今年“三秋”工作重点任务,小昆山镇、佘山镇等涉农镇代表以及农户代表相互交流“三秋”工作安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农机管理所从绿肥种植、农机操作等方面介绍了“三秋”工作的相关技术要求。

“三秋”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期。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松江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目前,早熟国庆稻已于中秋节前上市,并在市场上获得良好的销售业绩。而中晚熟品种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相比往年,今年惠农政策基本都能在第一时间“走进”田间地头。据了解,今年粳稻全国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1.3元/斤,区财政再补贴0.2元/斤,跟去年持平,粮食收购政策保持稳定。而为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对种粮收益的影响,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及区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发放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同时,协调浦江农资超市做好农资供应,全区各类肥料、农药等储备充足,确保农业生产有序推进。

“种得好”的同时还要“卖得好”。区农业农村委介绍,根据市场需求导向,今年松江粮食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也在加快。全区优质水稻面积达7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46.7%,比去年增加1.6万亩。同时,松江积极培育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在去年已认定8家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的基础上,今年又新认定3家,签约带动家庭农场户,签约种植面积达3.5万亩,营销带动能力显著提升。

要获得沉甸甸的收获,还需积极应对各类挑战。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三秋”时期气候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大风、持续阴雨等灾害天气频发。近期全区受台风“灿都”带来的风雨影响,出现水稻倒伏现象,影响收成。与此同时,松江承担上海市绿叶菜保供应的重要职能,根据市农业农村委下达的蔬菜生产考核任务,要求松江完成全年播种面积4.86万亩次,蔬菜年产量9.2万吨。

为此,会上部署,“三秋”时期的首要工作是及时抢收水稻,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在已收获早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晴好天气,统筹合理安排。收割好晚熟品种,提前做好烘干预约,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机作业效率,抢抓收割进度,实现14.1万亩晚稻颗粒归仓。为保证晚熟优质稻米“松香粳”的品质,各联合体及其成员原则上必须在11月10日前完成收割,并将其烘干归仓。晚熟常规品种水稻力争在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收割。

同时,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抓好农机作业质量,进一步提升粮食收获质量。据介绍,今年全区新增拖拉机25台、收割机39台,目前台大功率拖拉机和台收割机已准备就绪。

为更好完成蔬菜生产责任制考核,提升冬季绿叶菜供应能力,农业部门也鼓励各镇利用早稻茬口,种植“稻板茬”青菜。今年全区安排种植秋冬“稻板茬”青菜面积0.56万亩。同时,探索发展“稻菜轮作”新型生产模式的家庭农场,借鉴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方式,扶持蔬菜生产龙头企业带动签约“稻菜”家庭农场,做好产销对接,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秋播也是“三秋”工作重点。会上指出,要充分利用好早稻茬口优势,适时播种好2.5万亩绿肥。此外,要抓紧做好冬翻工作,力争在12月15日前完成12.5万亩冬翻任务,以保持地力,促进来年丰产丰收。

■记者李谆谆文摄

■文字编辑丁艺婕陆佳

■栏目责编薛亮亮■栏目主编周样波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