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环沪市场火热时,网络上再次充斥着跨城通勤的问题:在上海工作、花桥定居,可行吗?
当正反两方还在激烈交锋时,另一个群体渐渐浮出水面:工作在花桥,却在上海定居。
这类客群将一定程度影响上海楼市。
01
近30年,上海楼市的“第一推动力”其实是产业。
上海楼市第一个集大成者是古北,背后的力量是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量日韩企业带来了强劲的购买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薪岗位。
浦东的开发更是如此,最先动工的总是各色产业园,最先入住的总是各色科研院所。
上海所谓地倾西南,与徐汇、闵行、松江一带发达的产业不无关联。
当上海房价不断攀高,产业吸收的客群无法就近定居,只能退居远郊,退到环沪。
这部分客群大多数赤手空拳,在上海完成了原始的财富积累。
这个群体曾经无限庞大。90年代到年前后,上海人口翻了一个量级:由多万猛增至多万。
多出的多万人的需求如何释放,是之前上海楼市的主题之一。
既然身负财富积累的使命,通勤、教育自然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地铁房、学区房的火热,根源于此;浦东楼市的碎片化,根源于此。
这个时代楼市是自下而上的打。新上海人预算有限,可能只有50万首付,通过贷款撬动了万预算。
交易完成后,这万现金流入卖方口袋。卖方置换时再次流入市场,通过贷款撬动万预算。
不断的置换,预算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整个市场就盘活了。
所以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产品是低总价、小户型,它们是楼市发动机,哪怕只有一套交易,也将发生在这个区间。
这个阶段可以成为上海楼市的增量时代。这个时代,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上海房价暴涨后,这个群体正在渐渐的离开上海。因为退到远郊、退到环沪后,他们开始找不到在上海定居的理由。
之前来上海,是因为这里有大量的高薪岗位,毕竟第一批外企选择了上海(当然他们也没得选)。
后来外资企业遍地开花,苏州园区的企业不比上海郊区差。
后来民营经济崛起,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到处建设总部。青浦华为基地还在动工,苏州桑田岛华为基地都开始准备扩建。
年,京东全球研发中心落户苏州,东哥终于在苏北搬家到苏南。
更重要的是,二三线城市基建获得了长足进步,如果你要求不高,二线城市完全可以满足你的生活。
毕竟现在是县城都有万达广场的时代。
这个背景下,大量刚需客群发出了灵魂之问:还有必要留在上海吗?
环二经常接到知乎上的提问,其中主要的一类问题就是上海与二线城市的选择。
毕竟二线城市房价低得多。
与此同时,新一代“沪漂”登上历史舞台。
02
环二多次提到过上海楼市的主题是分化,根源是客群在分化。
前面提到过部分客群开始移居二线,认为二线城市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生活幻想。
当然他们不是世界全部,环二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不满足二线城市的生活,比如苏州。
一直有不少的苏州居民选择周末来上海逛街,在他们眼里,苏州并没有像样的商圈。
金鸡湖畔,湖西有苏州中心,湖东有久光,如果只是购物完全可以满足。
但是他们依旧前往上海,许多个性化需求苏州依旧不如上海。
接受世界的多样化是房产分析的基础,这两类客群没有对错之分,大家只是选择让自己舒服的生活状态而已。
什么是舒服的生活状态?
人以群分,与自己差不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是舒服的生活状态。
这30年上海获得了长足发展,江浙一带的弟弟妹妹其实也没掉队,一直是国内最具活力的地区。
这些区域的一些居民财富不断增长,尤其是经历了房价暴涨之后。当他们财富到达临界值时,在当地显得鹤立鸡群起来。
在提到为什么来上海时,有位网友表示:
自己家在无锡某县城,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买了辆宾利,平时却不怎么敢开出门。
“如果被县委书记看到,他心里会怎么想”?
“如果领导心里不平衡了,会不会影响我家生意”?
在上海,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
年豪宅销售套数
上海的豪宅销量,一直超过北上广总和;
北上广深的豪宅销量,一直占据全国90%以上。
其实不用万,万以上的房产交易,大部分二线城市也仅几百套量级。
而且以郊区别墅为主,完全形不成规模化。
环二一直强调,真正影响生活体验的,其实是你的邻居。
90年代古北高高在上,是因为这里汇集了上海最顶级的客群,形成了最顶级的社区氛围、最独特的商业形态。
据说当时上海市民想买车厘子,只能去古北。
这个独特的居住氛围,基础正是大量的同质化居民。
环顾当下,如果你想找一个全部是千万级豪宅的区域,可能只有几个一线城市可以选择。
而几个一线城市风格迥异,无法相互代替,各自的稀缺性更是进一步凸显。
当这类客群渐渐的多了起来,上海楼市进入了存量时代。
大量孟母通过三迁,找到了让自己舒服的社区。
增量时代,大家为了工作(财富积累),牺牲了一些通勤时间;
存量时代,一些客群为了生活品质,再次牺牲通勤时间。
03
当两类客群同时出现,上海楼市进入了一个可怕的阶段:精英化。
上海人口不再迅速增长,每年可能只有几万、几十万增量。
不过每年的新增“沪漂”却不止几十万。
只是大量对生活不满意的“沪漂”离开,留下来的几万几十万都是其中的“头部力量”:
要么是天赋异禀,通过自身努力在上海定居;
要么是家族背景雄厚,来上海进一步改善生活品质。
当然被淘汰的不止新上海人。
年上海内环动迁3.5万户;
年上海内环动迁3.4万户。
这7万户居民,大多数迁到了松江南、佘山北、惠南、顾村等等。能够回流到市区的,只有一小部分。
市区原址上兴建了不少豪宅,客群来自四面八方,其中就有不少江浙一带,在当地完成财富积累的家庭。
通过用人民币投票,上海最好的位置依旧居住着最富裕的家庭,维持着最高的消费水平,形成了独特的居住氛围。
这个时代,上海不仅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更是居住中心、消费中心。
出口遇到阻力、投资遇到瓶颈后,三驾马车中只能依靠消费,于是去年提出经济内循环,提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上海再次承担了这个重任,消费引导和带动作用,意味着上海必须要成为顶级的消费中心。
而只有足够的高收入市民,才能形成这样的氛围。所以富人向上海进一步集聚,既是自然规律,也是使命所在。
这个过程充满了金钱味道,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温度,却是上海保持活力的基础。
40年前,上海只是四号线以内,青浦、松江只是一个县城,并不是上海的“子集”。
当时评选全国百强县,川沙、惠南、嘉定多次入围,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他们都是不错的县城。
近40年上海进入快速扩张时期,这些“县城”纷纷的融入上海,一度成为上海的“子集”。
部分新上海人也开始考虑在这里定居,于是有了下面的提问:
当楼市进入存量时代,五大新城再次回到自己位置,渐渐的向二三线城市靠拢。
即官方提出的“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将来能够称之为上海的地方很容易定义:与二线城市不同的地方。
其实这个趋势一些朋友已经看到,他们只是将五大新城作为一个跳板:
04
当然以上只是趋势分析,第一类客群也不会消失。即使收入相同,也有不少刚需选择上海。
因为上海的特质,并不只是“纸醉金迷”那么简单,居民对城市风格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许多朋友喜欢上海,是因为这里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大家处处讲规则,不拼关系不拼爹。
其实只不过是大多数“沪漂”在上海无爹可拼,这样一个公平的环境,又吸收了一些喜欢讲规则的“新上海人”加入。
喜欢钻营、能够动用家族力量的朋友,可能一毕业就回了自己县城。
这些讲规则的居民,决定了上海讲规则的行事风格。其实局部地区,上海原生家庭在企业事业单位依旧有很大优势。
同理,为什么深圳近40年发展如此迅速?无非是最具开拓精神的一批居民去了深圳。
深圳开发前期,不用说创业风险,政策上都不稳定,许多企业都在法律的边缘试探。
没有冒险精神、没有企业家精神的居民自然选择留在家乡,比如东北,以至于民间出现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
接下来的上海楼市,两种客群将长期并存。
只不过第二类“从上往下打”的客群日渐增多,不断的影响上海楼市的发展。
而且近30年流入上海的居民,完成财富积累后,也加入到置换大军中,进一步推动上海楼市的结构化调整。
他们的偏好,决定了上海楼市的走向。
-环二文章合辑-
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极度不正常
你是如何买到“垃圾盘”的
黄浦区,依旧是上海“第一富人区”
为什么重提五大新城?
为何新城开发总是“失败”?
终于找到了房价的本质
安亭这样的远郊,未来还会有机会吗?
▼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
本文版权归“环线房产咨询”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进专属粉丝群
一对一深度分析
请加下方客服小姐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