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地更勤,前一阵台风来袭后,水稻在“加强版”的田间管理下,目前已恢复长势。早熟和中晚熟水稻相应进入抽穗灌浆和拔节孕穗时期,在这一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各农户以及农技、农资部门协力,进一步加强稻田水肥管理和农资供应。秋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各部门协力搭好丰产“架子”,助力秋粮丰收。
早熟品种不足一月将迎来首批收割
在小昆山镇西北面的小昆山现代农业园区,这里片片稻田油绿葱茏,如厚厚的地毯覆盖着这片土地。园区里火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这里余亩的“国庆稻”即早熟品种“松早香一号”,已经进入抽穗灌浆期。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枝头的穗子将日渐饱满。“预计9月中旬将完全成熟,并收割上市。”谈到接下来的丰收,负责人潘永强喜笑颜开,并称,虽然前一阵是台风天,正处在扬花期的早熟品种受到一定影响,通过追肥、灌水,已恢复苗情。
“接下来的重头工作是要做好水浆管理。”农业园区管理方小昆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灌浆需要充足的水分输送养料,当前要在田块灌好“跑马水”,田里水不能过多,以免烂根,也不能缺水,要保证适量水分供应。
在农业园区的谢家村机房,这里机械运行的隆隆声融合着哗哗水声,一同前往的公司种植科相关负责人告诉小松,水闸每秒的流量在0.2立方米,6个小时可以灌溉周边亩左右的农田。
据悉,早熟品种的收割是秋粮丰收的头阵,为了迎接接下来的早熟品种收割,目前园区的农机已经准备就绪,8月下旬将开始集中保养调试,以保障收割时节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运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昆山镇日加工量达吨的大米加工厂,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加工机械已经调试到位,计划将在此次“国庆稻”的加工中正式投入使用。
中晚熟生产关键期
农技农资部门全力保丰收
相对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占据产量大头,是秋粮丰收的关键。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食推广科负责人介绍,前一阵台风天时,中晚熟品种尚处于拔节期,且水稻本身具有一定防涝能力,短期水涝和大风基本没有影响到苗情,目前整体长势良好。
为了做好穗期的田间管理,据了解,从7月底至8月12日,区农技部门协同镇农技部门人员以及部分种植大户,对全区家庭农场主开展田头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及时追施穗肥,并加强田间水浆管理,以促进水稻茁壮成长。
中晚熟品种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据了解,因为前期台风来袭,使中晚熟稻第一轮病虫防治最佳期有所延迟,台风过后农技部门已指导农户积极进行补防。“接下来病虫害防治仍是中晚熟水稻促生产保丰收的关键。”中心植保科负责人介绍,因为近期的高温、高湿天气,水稻较容易孳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常规病虫害。为此,农技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病虫害作战措施:安排人员在叶榭、泖港、石湖荡、佘山的四个病虫害监测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通过田间赶蛾、灯下测报等方式,全方位监测虫害发生情况,并协同镇村农技人员,将病情虫情及时送达各个农户手中,指导农户开展相对应的防病虫害措施。
打赢水稻病虫大作战,“弹药”不可缺少。上海市浦江农资有限公司是松江区农资供应大户,根据前期各镇农资需求申报计划,这一轮防治的农资一个星期前已经准备就绪,并调配到分布在各个涉农镇的农资门店,即日起,陆续分发至各个农户手中。
中晚熟品种预计11月成熟,业内人士称,在此之前,如果接下来的气候正常,以及扬花期能够平稳度汛,根据前期的气候条件和水稻长势,今年中晚熟的产量将维持稳定。
文字、图片:李谆谆
编辑:韩佳怡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