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滩有没有山?陆上最高海拔不到百米。然而,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如今可以“见山是山”,与数百米摩天大厦同框相望。

据悉,上海中心城核心区最大的沿江公园,规划建设面积近2平方公里,今年年底即将开放北区。走进这座黄浦江东岸的世博文化公园,可见南区一大标志性景观,那就是全国最高、上海市区唯一的人工双子山。一个月前,双峰的最高处已经长到了48米设计高程的3/4,预计明年初结构封顶。

图片来源:上海市文旅局

有意思的是,在上海城里“造山”,竟然与钱学森30年前在书信中首次提出的一个词一脉相承,即“山水城市”。12月11日是钱学森的生日,当天在上海交大举行的纪念钱学森诞辰周年暨“山水城市”学术论坛上,中国建筑学界专家们与这位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成了“同行”。

图片来源:上海市文旅局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正在卢浦大桥西南侧建设的双子山,以上海本土山体形态,也就是今松江区佘山、天马山一带的“九峰三泖”为自然原型构筑。浦江之畔的滨江公园以自然美加持人文美,不仅3万棵高大乔木密集分布在七大主题园区,还设有大歌剧院、温室花园等,以及国内首座国际一级标准的永久性马术赛馆。

图片来源:钱学森图书馆

在上海市建筑学会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夏冰看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秉承“造山、引水、成林、聚人”理念,打造自然生态与人文艺术有机结合的空间格局,“再生理念”贯穿着设计建设全过程。

“尊重生态环境,追求山环水绕的境界”,“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有山有水、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和有足够森林绿地、足够江河湖面、足够自然生态”……这些观点,从年代甚至更早就由钱学森首倡。据钱学森图书馆不完全统计,钱学森对于“山水城市”理论构建倾注了大量心血,仅目前能够收集到的相关信件就达多封。

早在年,钱学森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一文,从园林学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建设应该向传统园林学习的建议。年7月31日,在钱学森写给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的如上信件中,首先提出了“山水城市”一词,极具前瞻性地将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融合,以期创造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特色并重的新型生态城市。

作为上海交大建筑学系创始系主任,张健教授现为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设计及景观环境研究所所长,他曾率领团队完成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总体规划及钱学森图书馆选址,年起专注于钱学森山水城市在生态与形态领域的研究。迄今,他领衔完成以“山水城市”为理论指导的建筑景观设计作品70余项,其中19项已竣工。张健认为,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经历萌芽、提出、形成、发展4个阶段,新时代“山水城市”应具备七化特征,即:构思哲学化、建筑景观化、功能多元化、空间立体化、技术适宜化、建设人性化、全程数字化。

图片来源:上海交大

钱学森图书馆建筑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也重温钱老思想与钱馆设计理念,并以济宁图书馆、广州海心桥、广州“三馆合一”工程等实践案例,阐释“两观三性”如何成为贯穿他所有作品的基础理念。“两观”就是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就是建筑讲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和谐,人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发展方向是和平,建筑也要表达出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他与同行共勉,共话自然山水,绘就人城相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