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佘山 >> 佘山历史 >> 上海土拍变现为王

乐居新媒体鲁钧杰发自上海.7亿,36幅地超半数底价,国央拿下29幅……这就是年上海首轮集中土拍交出的答卷。

如果只从数据来看,今年首轮土拍与去年第三轮相当接近。但观察细节可以发现,经历了一场疫情之后,房企拍地较以往更为谨慎,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比利润更重要。

谨慎出价

在为期五天的首轮土拍中,36幅地块全部成交,19幅底价成交,另有3幅溢价率不足2%。

“这轮土拍整体氛围还是偏谨慎,延续去年第三轮的情绪。有些房企虽然报名了,但到了现场没有出价,相当保守。”一位房企投拓人员对乐居如此表示。

在19幅底价成交地块中,16幅为仅1家报名,3幅为2家报名,但进入现场竞价后只报价一轮便成交。

这3幅地块位于松江佘山北、金山新城以及青浦重固,鲁能、碧桂园、中建出现在现场,但无报价,最终地块被国贸、佳运、大名城底价获得。

房企的谨小慎微还体现在竞价过程中,出价速度有所减缓。最终达到中止价并进入一次性报价的地块为13幅,占比略超三分之一。甚至出现多次进入一次性报价后,有房企放弃出价“搏一把“的情况。

业内专家分析,房企的谨慎与资金相关,虽然5月底上海出台政策允许受让人申请延期缴付或分期缴付土地出让款,但房企对此仍然谨慎。

抱团取暖

资金的短板促使房企组团参与,这是本轮土拍另一大特征。

包括国央企之间组团、央企民企组团、民企之间组团在内的多种形式组团都已出现,例如招商象屿、建发华发、越秀仁恒,都参与多幅地块竞争。

对此,有房企直言,“组团参与的好处有很多,对自身的资金要求降低,开发风险减少等,都更适合当下环境。”

上海土拍对房企资金要求十分严格,在竞拍土地前,房企有2笔资金需受到监管,第一笔为保证金,为地块起始价的20%。第二笔为监管资金,为地块起始价的%(如今已下降至90%)。

因此,在土拍期间,将会有地块起始价%-%的资金被冻结,对于参拍房企而言压力不小,组团可以很大程度分担资金压力,并能同时参与多幅地块竞争。从最终结果来看,联合体总计拿下8幅地块。

也有资金雄厚的企业选择单干,中建单独参与9幅地块,保利发展单独参与6幅地块,如果按照%来计算,中建本轮被锁定资金超过亿,其最终拿下2幅地块,耗资超32亿。

变现为王

虽然超半数地块底价,但仍有地块获得房企争夺,有7幅地块竞买人至少为4家。分别位于闵行七宝、浦锦街道,松江泗泾、新城,青浦赵巷、西虹桥。

这些地块有一个共同特点——变现能力强。

何为变现能力?即是房子建成后去化速度。纵观上述6个板块此前新房开盘情况,可以发现一开盘即售罄或大部分去化概率很高。

“我们考量是否拿地,利润不是唯一重要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才是首要考虑的。“有房企如是表示。

本轮土拍中松江2幅地块的成交最为明显。

松江区泗泾镇SJSB单元08-01号地块房地联动价比松江区佘山北基地23A-01A号地块仅高出元每平方米,但最终地块成交价前者高出0元每平方米。此外,泗泾地块吸引6家争夺,而佘山北仅为2家,并以底价成交。

“佘山北地块虽然房地联动价比地价高出2.6万每平方米,但区域内新房销售速度确实不行。而反观泗泾地块虽然两价仅相差2.3万每平方米,但未来销售预计会更快,因此即使利润空间压缩,也值得竞拍。“上述房企人士继续表示。

其他几幅热抢地块亦是如此。闵行七宝地块两价相差3.2万每平方米,浦锦地块相差2.8万每平方米,松江新城地块相差2.6万每平方米,青浦赵巷地块相差2.6万每平方米,西虹桥地块相差2.6万每平方米。

土拍分化与楼市分化相互作用,上海土地遍地黄金的时代一去不返,对于房企而言,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获取变现能力更强的土地,是如今的重要课题。

附:年上海首轮集中土拍地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