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澄清一个误区:这片区域正确的名称是新闵别墅区,而不是莘闵。
顾名思义,新闵就是新桥靠近闵行的地区,年就以新闵命名了经济开发区,该地区的公办学校均以新闵冠名。
别墅这种产品在上海历史非常悠久,租界时期就开发了马勒别墅、绿房子这样的经典作品。
改革开放后上海再次掀起别墅热潮,年-年在虹桥路沿线、徐汇华山路建国路一带诞生了大量标杆作品,不过这个期间别墅都是给外国友人住的——清一色的外销别墅。
第一个真正面向国内客群的别墅区,就是新闵别墅区。
由于铁路阻隔,新闵地区原来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
年,新闵通往莘庄的地下通道通车。随着百佳花园的破土动工,正式开启了新闵别墅时代。
01
在众多郊区别墅中,新闵别墅区距离市区最近:
上海地倾西南,新闵别墅距离西南副中心莘庄只有3公里。
然而这样一个黄金位置,大量联排、叠加别墅单价却只有5万多。
如果限定房龄20年内、商品房,莘庄的电梯三房总价要万以上,后退三公里到新闵完全可以换一套别墅。
单价出现如此落差,大家心里也都明白:这3公里远的像西天取经一样。
前面提到过新桥到莘庄有铁路阻隔,时隔多年,这个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铁路、地铁、高架将该区域切割的七零八落,断头路极多。
新闵别墅区内新南路、明中路都是断头路,车流只能汇集到莘松路,不堵车才怪。
莘北路可以穿过嘉闵高架,不过过了高架就是巨无霸小区上海康城,东西向又被切断。
跨过嘉闵高架后,七莘路-沪闵路以及5号线又造成一些断头路;跨过沪闵路,莘庄和外环内的梅陇、古美道路又不通。
三重封锁下,新闵地区进出市区基本靠莘松路-沪闵高架华山一条道。
更关键的是,新闵地区暂时没有轨道交通,大量居民出行必须依靠自驾。
保守估计新闵地区有三万多户、十多万人,几万辆私家车。
而莘松路双向四车道,运量不足,再加上经过涵洞被迫减速,这三公里通常需要三十分钟以上。
所以新闵地区的地段优势大大缩水,莘庄的百万方商业那么近又那么远。
出行硬伤持续影响市区客户流入,环二之前提过,脱离了市区辐射,房价上限就被死死按住。
02
好在新闵别墅不缺潜在客群,这也是年该地区大火的原因之一。
提到新桥,许多媒体认为这里是三不管地带,经济发展滞后,不然也不至于连条地铁都混不上。
其实不然,新桥一直是松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第二产业。
几个邻居九亭、九里亭街道、泗泾、洞泾加起来,工业总产值也不及新桥。
早在九十年代,这里就建设了新桥镇工业区,甚至还开发了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他街镇只能临渊羡鱼。
没办法,新桥临近的南闵行地区一直是实业重镇,源源不断的吸收着闵行外溢。
闵行现在已经是主城区,对产业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一些工厂、园区迁到新桥最好不过。
当然新桥并不甘心当闵行小弟,一直在探索转型之路,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就,官方称之为“新桥模式”。
新桥的努力被大家看在眼里,漕河泾园区取得成功后区里将重大项目G60科创走廊给了新桥。
20年前,松江的重点是松江大学城、松江新城,毫无保留的将核心资源给了这个片区;
20年后,松江集全区之力打造G60科创走廊,新桥的经济中心地位很难撼动。
而新闵别墅区恰好在以上所有产业区中心位置,既能够得到南闵行大量客群,又一直是松江工业区后花园,现在又吸收着G60带来了新兴群体。
所以新闵别墅区的房子不缺潜在买家。
03
唯一的问题是,新闵别墅能不能把这些客群留住。
新闵别墅区的最大特点是大。
这里规划面积超过0亩,共计开发了30多个别墅项目,号称亚洲最大别墅区。
环二初步统计了一下,这里涉及别墅的小区有36个,共计户。
其实看占地面积,佘山别墅区不遑多让,不过佘山定位更高,小区密度极低,又相对分散,建筑面积与新闵不是一个量级。
新闵密密麻麻的小区
佘山大开大合的布局
不过即使如此,新闵的居住密度还是过低,没有形成大体量商业。
新闵地区主要商业是亚繁亚乐城、绿地乐和城、弘基广场,基本都是社区商业类型。
亚繁亚乐城目前营业还算正常,绿地乐和城日渐萧条,不少店铺已经关门歇业。
绿地乐和城关闭的门店
这样的商业已经不能满足中产客群需求,莘庄的商业又鞭长莫及。
客观的讲,商业配套匮乏是别墅区的通病。别墅区主要的卖点是低密度居住,而商业的繁华恰恰需要高密度的人口。
商场的主要客群来自2公里范围,别墅区2公里内通常小区都没几个。
所以商业并不是新闵别墅区真正的短板,对手可能更差。
不过对手的核心优势,新闵更是完全招架不住。
佘山不用讲,佘山森林公园、辰山植物园共同构筑了上海环境最优美的地区;旗忠以高尔夫球场得名,以绿城玫瑰园打出口碑;美兰湖、朱家角以湖景为基础,也塑造了宜居定位。
新江湾为了出圈,拼命的营销自己湿地概念,总之自己就是环境好啊环境好。
新闵别墅区开发的太早,当时的开发商相当朴素,并没有为优质社区做很多铺垫。
来到新闵,你只能感觉到自己来到了郊区:视野空旷,部分道路尚坑坑洼洼,随处可见横冲直撞的电线。
小区密集,道路上私家车、电瓶车来来往往;航道下方,随时可以感受到发动机的轰鸣。
你想要的优美的别墅区环境,这里没有;你想要的静谧的居住体验,这里没有。
后来沪昆高速北侧开发了九科绿洲公园,一个是距离远至2.5公里,一个是完全没有融入社区,对社区环境改善几无利好。
别墅区的另一类标配是:一流的国际学校、高品质的会员制超市、高尔夫球场,这里也没有。
可以说新闵别墅区并不像郊区别墅,而是一个低密度的中产社区,真正的顶级别墅客群并不会选择这里。
当然这里也有一定产品因素:新闵别墅诞生之初就不是顶级别墅区。
新闵别墅区开发后不久,徐泾别墅区开始动工,定位要高出不少。
年前后,徐泾别墅区以独栋别墅为主,此时的新闵以联排、叠加为主,面积、总价都低不少。
当然新闵也有乔爱别墅、绿洲比华利花园这样的独栋小区,总体定位还是低于徐泾。
而且由于开发较早,部分别墅房龄已经接近甚至超过20年,小区已现衰相,真正在意品质的客群也很难留下。
丽水华庭小区环境
目前能留在新闵的客群,一类是面积要求较高,一类是怀有一颗别墅梦。
在莘庄只能买一套高层公寓,在新闵可以住得上有天有地有花园的别墅,成为大量用户说服自己的唯一理由。
对于中产客群来讲别墅适合还是高层适合这里不做争论,新闵别墅区的居住定位的确很难翻身。
即使后面上市了新南路壹号、金地都会艺境等新的项目,新闵别墅区逐渐老去是很难扭转的事实。
更何况区域已经没有更新空间。
04
能留给新闵别墅的,是局部的修修补补。
12号线延长线可能会经过这里,雪中送炭般解决大家出行问题。不过别墅区密度低,能受到地铁直接辐射的小区相对有限。
明中路打通工程也已经动工,通车后莘松路上的车流有望缓解,大家去莘庄更加方便。
当地产业不会衰退,仍旧有人接盘;G60科创走廊的不断开发,也会导入新的购买群体。
不过这一切都掩盖不了新闵别墅的面临的困境:高端客群留不住,这里并不是典型别墅区;中产客群留不住,这里没有他们想要的城市资源。
什么都可以放弃,就是一定要住别墅的客群也会有,你们描述的别墅的优势都是对的。
不过不用争论,这类客群一定是少数。
养老客群也会有,不过新闵地区并不一定是他们最优解,上海优秀的别墅区太多太多。
剩下的就是当地客群。仅靠郊区地缘客群就将一个片区撑起的案例,之前还没出现过。
-环二文章合辑-
上海国际社区的兴衰(古北篇)
上海国际社区的兴衰(完结篇)
或许,松江即将迎来“洞泾时代”
松江新城,还能当多久的老大?
莘庄,凭什么成为宇宙中心?
九亭到顶了吗?
安亭这样的远郊,未来还会有机会吗?
▼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
本文版权归“环线房产咨询”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进专属粉丝群
一对一深度分析
请加下方客服小姐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