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说
第62期
戊戌·大寒刊
在上期,我们回顾了年1月的一次专家会议中评议出的上海首批优秀历史建筑的一部分,这一批历史建筑共有59处,从外滩、人民广场,远及五角场、佘山等地,有剧场、公寓楼、教堂、医院、水厂等各类建筑。
本期我们将继续介绍这些您似曾相识却未必全然了解的建筑。
第四组:公共设施及娱乐场所(续,6处)
承接上期,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还有6处优秀建筑。
24.医院,年,延安西路号
医院,已医院的色彩而向普通人慢慢敞开了大门,而这座当年医院的大楼也渐渐撩起了尘封数十年的面纱。这又是一座邬达克设计的作品。
25.杨树浦水厂,年,杨树浦路号
杨树浦当年是公共租界北区与新开发的东区之间的界河,今天很难想象那里还曾被作为取水口。年之前这里曾经有另外一家水厂,只是因为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只能通过船只给租界少量的用户供水,最终导致水厂入不敷出。当时,著名的英商自来水公司将厂子盘下来,盖下了这座今天看来像座城堡的杨树浦水厂。他们敷设了自来水管道,从而解决了供给问题。
40.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年,
西藏南路延安东路路口西南
上海音乐厅如今孤零零地站立在广场中央,四周昔日密集的建筑群几乎全数倒下了。而这座原本在延安路路边的建筑也曾经历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三维移动。
关于身世,它曾叫南京大戏院,硕大的“Nanking”字样招牌是老上海人对于这家头轮影院的记忆。在年至年代中期,他曾被叫北京电影院(不知道改名的人是怎么想的。难道是因为更换首都的关系?)
这座建筑是著名中国设计师范文照,而建筑则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相当典雅,古朴,宛若眼前是巴黎、柏林或维也纳的一座大剧场。
41.金城银行(交通银行),年,江西中路号
除了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和东方汇理银行,这是首批中另外的一幢银行大楼。原先的业主金城银行是民国时期的大银行之一。与盐业、大陆、中南另外三家银行合称“北四行”,还曾建立四行储蓄会,也就是国际饭店的资方,以及汉口路四川路口的四行储蓄会大楼的业主。
金城银行大楼与工部局大楼隔江西路相望,南首是汉密尔顿大楼和都城饭店的双子楼,双子楼更显气派,却在评选优秀历史建筑时落后了金城银行。
42.美琪大戏院,年,江宁路99号
.3
美琪大戏院今天依旧美丽。年10月,上海租界孤岛最后一个秋天迎来了这座外表奢华的白色剧场。12月8日,日军凭借轰炸珍珠港的胜利之余威,单方面结束了与英美租界表面上的和平关系,孤岛时代一夜结束。
美琪大戏院是英文MajesticTheatre的音译,但为了突出本土特色曾欲改名“大华”,特殊年代也被叫过“北京影剧院”,不过还是美琪更配得上这座中国设计师范文照设计的华美建筑。
43.大上海大戏院,年,西藏中路号
连同大光明,很难想到专家们在总共60席左右的首批优秀历史建筑中划入了四座影院,足以见到电影院对于上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力。
大上海大戏院如今还叫大上海电影院,只是在特殊时期被改成了“遵义电影院”。其最具特色的是正立面由下至上贯穿的玻璃方柱,但后来被改为水泥材质饱受质疑,如今是否已经替换回来,还不得而知。
第五组:宗教机构场所(6处+2处)
在首批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中基督教堂占了六席,在年公布时又增加了两处,足见教堂对于上海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意义。但是,这些建筑都曾经经历过一些磨难,再获保护足见我们在新时代重归世界文明大家庭的努力。
26.徐家汇天主教堂,年,蒲西路号
位于徐家汇的天主教堂是上海地区少有的哥特式尖顶教堂。教堂用地为徐光启后人馈赠,今天徐家汇大部分地区当年都属于徐氏家族,但为了宗教事业的向往而慷慨捐赠,建造了教堂、藏书楼、修道院、天文台等设施,今天漕溪北路两边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些影子。
这座教堂在60、70年代遭到严重破坏,尖顶和十字架遭到拆除,建筑也挪作他用。不过进入新时代之后,一切又回归正常。
徐家汇教堂建立时还没有什么道路,今天的路牌号显出这里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了,更是昔日繁华的徐家汇商圈的点睛之笔。
27.佘山天主教堂,年,西佘山
首批优秀历史建筑中唯一不在市区之内的,并且很长时间内都会与世隔绝。位于西佘山上的这座教堂也未能躲过那次浩劫,多座宗教塑像被毁,难以修复。
每年五月,据说这里还能见到来此参加圣母朝圣活动的天主教徒。而从建筑上来说,在山上建造如此体量的建筑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主殿有无钉无木无钢无梁的四无之奇,或许值得您去佘山走一遭。
28.国际礼拜堂,年,衡山路58号
.12
这是一座基督教堂,一般而言基督教堂都比天主教堂在建筑风格上更为简朴,甚至有时看上去有些普通。不过这座哥特式的教堂自有它内在与外在的美韵。
英文名称CommunityChurch,而中文名国际礼拜堂感觉有不少的落差,但国际在当时仅是因为当时来此礼拜的基督徒不仅来自不同国家甚至教派各异,因而得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里曾被挪作演出场所,上演京剧《智取威虎山》,也算是一段别致而痛苦的回忆了。
44.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年,西藏南路号
.12
位于大世界南首的八仙桥青年会大楼,原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使用。这是一幢是很明显带有中式风格的建筑,也是三位杰出华人设计师李锦沛、范文照和赵深通力合作的成果。
八仙桥取自当地的地名,而原因可以参考:
仍是赏春时:淮海公园、“八仙桥”与八仙桥公墓
46.圣三一基督教堂,年,九江路号
.12
首批优秀历史建筑中的老大哥,是在九江路江西路口的圣三一基督教堂。他曾是英国国教会和圣公会在上海的国际主教堂座,曾经有许多英国侨民安息于此处。
与其他教堂的命运相似,这里也曾经遭遇浩劫。
附近江西中路原培成初级中学一些红wb受指使纵容,侵占了圣三一座堂。圣品人被勒令接受批斗,然后被遣送到工厂、农村进行体力劳动。座堂东北侧最具宗教特色的维多利亚哥特式八音钟塔,其尖顶作为帝国主义侵略的标志,被上百名红wb用绳索将其拖下,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这一天被在场观看的居民留下了深刻的一幕。
52.西侨青年会,年,南京西路号
它位于国际饭店的隔壁,高耸入云的国际饭店常常会将它的风采遮去大半。青年会(YMCA)除了有传播宗教的功能之外,常常会设有会所、运动场所供人们休闲活动。美国的YMCA,在普通人的交谈中,常常就等同于健身会所。而著名歌曲《YMCA》也正是取义于此。
或许这是这座大楼今天成为体育大厦的原因吧。
年,又有两处教堂加入首批优秀历史建筑的行列。
60.慕尔堂,年,西藏中路号
61.董家渡天主教堂,年,董家渡号
第六组私人住宅、洋房(13处)
海上洋楼数不胜数,且各个风姿绰约,占优秀历史建筑大半河山的,还是以别墅洋楼为主。首批共有13座洋楼入选,但他们已经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并且,因为其通常面积较大,用地较多,因此位置也多在当时地价不太高,但很便利的上海西区。只不过当年市区狭小,跑马场以西就算比较郊区的地方了。租界以西更是如
29.嘉道理爵士住宅,年,延安西路64号
这是一座大理石砌成的豪宅,历时五年才得以完工。被人称作“大理石宫”。今作为中福会少年宫使用
30.沙逊别墅,年,虹桥路号
年后为历树雄住宅,今作为龙柏饭店的附属建筑。几年前传出过沙逊别墅保存不善的消息,但没有下文。
31.法租界公董局官邸,年,汾阳路79号
袁童鞋摄
今作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使用。有海上小白宫的美誉,具体可参考,海上小白宫传奇--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32.马勒住宅,年,陕西南路36号
.4
今作为酒店使用。马勒别墅曾经长期为上海市团委使用,如今改为酒店,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与普通民众见了面。
33.盛宣怀住宅,年,淮海中路号
航拍(出处见右下角水印)
今作为日本驻沪总领事官邸使用。
34.王伯群住宅,年,愚园路弄31号
今为长宁区少年宫使用。
王伯群是国民党高官,曾为大夏大学(今华东师大校址,校内有思群堂正是为了纪念他。)董事长,据说这幢住宅是为了迎娶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所建,算是这幢楼的花边新闻了。据说同时建造的,今天华东师大的标志建筑文史楼(群贤堂),与气派的王宅是同一家建筑单位。不知道是假公济私,还是假私济公了。不过王伯群为大夏大学倾注的心力丝毫不能因为迎娶女学生和建豪宅而被减低一份。
沦陷时期,这座住宅被汪精卫看中,被改作汪公馆,抗战胜利后被军统收走。王伯群也在抗战胜利之前因严重胃溃疡去世,守寡的保志宁托了关系要回了住宅,却没有住回去,年她远走他乡,年以后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
笔者0年下载的图片,来源不可考
35.汾阳路45号住宅(丁贵堂宅邸),年
现作为汾阳花园酒店,原为40年代海关总税务司署副总税务司丁贵堂的宅邸。丁贵堂一生与海关事务有关,并未从事政治,留在大陆直至年病逝。
36.淮阴路姚氏住宅,年,淮阴路号
图片来源:Timeout上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