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6月13日一早,上海地铁9号线佘山站早高峰排队画面登上热搜,一度引发市民热议。进站口外蜿蜒的蛇形通道内,撑着伞的人群格外拥挤,行进速度缓慢,有不少网友称,“光在站外排队就得一个小时。”

“佘山站只有一个进站口,疫情前也常常出现拥堵,加上场所码就更堵了。”当天,市民孙先生通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互动留言板”反映,6月1日以来,为配合疫情防控,佘山站采取限流措施,开放一南一北两个通道,严格查验进站乘客的“场所码”。可站点人流量大,常常引发拥堵,“难道不能将验码的环节提前吗?”

对此,上海地铁6月13日回应称,将协同轨道公安,调整早高峰绕行隔断设置,增加进站通道,缩短绕行距离,增设验码点和验码人员。同时,加强与社区街道联系,强化“四长”联动,做好场所码及“Metro大都会”一码通行宣传,加快乘客进站速度,减少站外排队时间。这些措施有效吗?6月14日一早,记者去现场看了看。

佘山站拥堵情况已有明显改善

佘山站共有两个单向通行的出入口,其中,1号口为进站口,面向西侧的嘉松南路,2号口为出站口。引发拥堵的蛇形通道就布设在1号口外的广场上。

14日早上8时,络绎不绝的人通过蛇形通道,向站内涌去。相比前一天,广场上的排队情况已然有了明显好转。绕行的隔断装置上,每隔两米便张贴着一张“场所码”,现场还设置了多处喇叭,实时提醒乘客提早扫码或出示“Metro大都会”的乘车码。蛇形通道也进行了优化,原本孙先生口中的2个通道增加至4个,再加上场外多名志愿者的引导,通行效率大大提升。在每条通道的尽头处,均安排了2名志愿者查验进站人员“绿码”,确保进站人员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时间在72小时内,还有专职人员协助个别乘客处理扫码问题,有效避免了人群在安检口聚集。“今天秩序很好,进站速度快多了”,有乘客感慨。

△增设通道后,拥堵现象有了明显好转。

然而,瞬时的大客流还是难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积压,尤其是在闸机口、电梯口等通行较为缓慢的地方。佘山站进站口设有10个左右的闸机,每个闸机前均有六七人在等候,一旦有人扫码出现卡顿,便会再次引发短暂拥堵。对此,孙先生也建议,早高峰期间,2号口出站口几乎空无一人,可否考虑将闸机口改成双向通行的设备,根据客流程度适时调整进出方向,从而缓解早晚高峰相对应闸机口的压力。

△闸机口、电梯口等处仍会出现短暂拥堵。

但站外排长队情况并非个案

事实上,大排长龙的情况并不只出现在佘山站。13日,相关热议话题下方,不少网友留言反映,其他站点也有类似情况,有网友更是将其直接归咎于“扫场所码”带来的不便,真的是这样吗?

14日上午8时30分,记者又来到另一处限流站点——泗泾站。拥有4个出入口的泗泾站要相对从容许多,光是进站通道,就有5条,而且,每个站口均设有几名志愿者验码。按理说,亮码环节已经被再次提前,大大减少了对市民进站的影响,可实际上,现场等候进站的队伍还是从站厅内绵延至了站厅外。

△泗泾站,排队进站队伍也延续至厅外。

记者观察发现,东侧的1号、2号口,是泗泾站进站的主要通道。而3号、4号口一侧,原本是出站通道,其中的2个闸机被改为进站口,很大程度上分流了进站口的大客流。不过,这几个出入口的“冷热”程度并不均匀:2号口、3号口排队人数较多,另两个出入口排队人数却寥寥无几。原来,前者正对着三湘商业广场,有不少早餐店和核酸检测亭,由于市民不清楚另一侧的排队情况,吃完早饭、做完核酸后,便就近扫码进站了。“场外志愿者其实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引导,分流人群,这样我们可以选择排队时间较少的通道进站。”正在广场上吃早餐的方先生给出建议。

△各进站口“冷热”不均。

可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要提升进站速度,减少人员聚集,增设通道、加快查验“场所码”速度只是其中一方面,如何加强现场资源的调配,才更考验管理水平,更值得管理方思索。

一些园区的排队现象也应重视

近日,本市一些园区白领也通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互动留言板”反映,园区要求大家必须扫码或扫“数字哨兵”通过验证后才能入园,入口处因此排起长队,增加了通勤时间。白领们呼吁,园区要增设入园通道、优化核验流程,减少排队时间。

6月13日上午,上海科技绿洲园区上班的陈女士也花了近30分钟才得以进入园区。她告诉记者,上午9时她从地铁合川路站出站后,远远就看到园区西北角入口外侧挤了不少人。园区在10余米的入口长廊内设置有3条并排的扫码入园通道,供大家排队依次扫码。当时排队通道内已挤满了人,大家只能排到外侧的人行道上。陈女士数了一下,仅人行道上,每条队伍就有四五十人。或许是因为下雨天的缘故,入园效率不高,她排了20多分钟才得以进入入口回廊,再排队扫码入园。陈女士称,扫码固然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但每天这样排队也不是办法,一方面耽误上班时间,另一方面大家密集挤在入口处,也有一定的疫情传播风险。她建议园区借鉴地铁佘山站采取的措施,增加排队通道,缓解排队情况。

△6月13日上午,上海科技绿洲园区入口处也排起了长队。(反映人提供)

6月14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园区了解情况。进入科技绿洲园区需要经历两道程序,先在入口长廊外侧扫描“场所码”,进入排队通道后还要在尽头处亮出随申码供“数字哨兵”扫描,待机器显示确认有72小时的核酸阴性报告并测温后方能入园。几名工作人员分别站在长廊的两头,维持排队秩序,敦促大家扫码。记者蹲守现场观察了近一个小时发现,相比6月13日,现场的入园队伍短了不少,大多数时候入园队伍长度都控制在了长廊蛇形通道内。原来,每当入园队伍排到外侧人行道上时,门口的保安就会在三条扫码通道的左侧额外开设一条人工通道,由保安人工核验场所码的扫码结果。增设入园通道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

△6月14日,每当入园队伍排到外侧人行道上时,门口的保安就会在三条扫码通道的左侧额外开设一条人工通道,缓解排队情况。

即便如此,记者体验入园过程,发现排队队伍长时入园也仍然需要近10分钟,“数字哨兵”的工作效率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堵点”:在“数字哨兵”前亮出随申码,有人1秒就能反馈结果,但也有不少人需要反复尝试,将手机凑近或拉远,屏幕熄了还得重新解锁,花上近半分钟才能扫出结果。保安称原因或许在于屏幕亮度不够,如何解决仍有待研究。

△上海科技绿洲园区入口处,“数字哨兵”扫码不顺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影响了入园效率。图为保安正在帮助一位入园者调整屏幕扫描角度。

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本市已广泛布设“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对于一些人流量大的场所来说,如何在扫码核验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持通行效率,考验着管理方的智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