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九峰十二山周围地形平坦,河网密布,为上海陆上地区唯一的山丘地带。山间林木蔚然深秀,峰泖间自然景观旖旎,茂盛的山林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至今仍存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改革开放后的九峰十二山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有计划的"封山育林",执行了"严禁捕猎"后,九峰十二山更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佘山农民作家沈勤贤先生以生动的笔触将佘山的野生动物进行描写,充满了意趣和乡土文学气息。现推出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佘山百鸟朝红——大饱眼福

俗语常言:走兽会怒吼,飞禽能啼鸣。十多年来,与朋友晨练在山上山下,怒吼、啼鸣都听见过。“百鸟朝红”原来只有在书本上、资料里看见过。很幸运的前年,亲眼看到过佘山“百鸟朝红”的情景,此情此景记忆犹新。

“百鸟朝红”要有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环境。时值年“立春”一过,“雨水”到来,大地回春,小草露芽,百鸟离窝。可恨老天不通人情,细雨濛濛,连续十多天太阳在厚厚的云层里不肯露面。巧有一日清晨,春阳起动,旭日东升。人们皆大欢喜,上镇买菜的买菜,地头劳作的劳作,晨练者上山的上山,起舞的起舞。各种鸟类飞出鸟窝,从越冬起身之处,飞向一处“风水宝地”,所谓“风水宝地”,在山顶大堂下面,东南角“向阳坡”之处,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树木早逢春”,这里早就领略到春意浓浓、花香鸟语了。鸟儿叽叽喳喳、咿咿呀呀……从四面八方飞向这里。有的落脚在竹林里,有的飞扑在树梢上,伸伸懒腰、展展二翅,用爪、嘴梳理着羽毛,享受着沐浴阳光的温暖。人能说话,鸟有鸟语。为什么能不约而同相聚在这里?鸟语传递息息相通。啊!可真难以相象。你看,那只深黄灰背的画眉开腔大声啼鸣起来,一忽儿“向阳坡”像一锅米粥沸腾滚动起来,年年罕见的佘山“百鸟朝红”拉开帷幕。画眉之鸟“九峰”早有名气。当初七八十年代,上海老城隍庙“鸟商”常来光顾捕捉,还高价收购山民家养的此鸟。画眉称霸开场,“八哥”哪肯落后。尾巴翘起,超声喧闹起来,此鸟,山脚下老者赞称模仿本事鸟中为首。此时,一会儿模仿“老母鸡生蛋”叫声,一会儿又模仿“小鸡离窝求叫”声。八哥一开腔,逗得男女晨练者惊喜大笑。趣闹人群中有一位会吹口哨的本地山民,兴趣一来,也学着轻轻吹着,说怪倒也有点怪,众鸟不但不惊吓,反而鸟群鸣啼声更来劲有力。群鸟中,像黄莺、黄鹏、绣鸟等小型鸟类也不少,叫声情意绵绵、婉转动听。还有几种常见的鸟类,当地山民不知道它们的学名,只叫得出它们的绰号:“十姊妹”,此鸟比麻雀小得多,羽毛整洁又漂亮,叫声:啾啾……唧唧……细声细语,群体同飞同落不分离。“丢水鸟”此鸟鸣叫“丢水、丢水……”是种田农民好朋友,五六月一听见此鸟叫声,就知道近日天要下雨,车水灌田稍等。“狗屎鸟”群体生活,每天清晨在道路旁的青草里觅食,东一堆西一堆,像草丛中狗屎……“山和尚”鸟羽毛深黄,形似庙中老和尚着身的袈裟,凶猛异常,叫声单音:咣咣咣……旭日冉冉升起,百鸟离开竹林,空中飞高滑低,你追我赶,一会儿抱团嬉戏,寻欢趣乐一会儿,单打独斗。此时此刻远远传来了“山和尚”“咣!咣!咣吭!”的粗犷声,惊得众鸟各奔东西,有的躲进竹林,有的结队成群飞到西山天主教堂门前,环河小溪边沐浴。参加登山晨练者因身临其境,常挂齿趣谈:“啊!原来只知道‘百鸟朝凤’,如今大饱眼福,现场看到了佘山百鸟迎接‘旭日东升’快乐场面。”

信息来源

镇文体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

刘祎

编辑

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佘山镇分中心

海上之巅·魅力佘山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