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丰小哥到顺丰大白
顺丰小昆山镇大港站的快递员小哥曾波,是小昆山镇玉昆四期的居民,快递小哥化身顺丰大白,他成为社区抗疫大军的中坚力量,截止4月10日累计运送次。
“几号几零几需要送药。”
“几号几零几需要看病。”
“几号几零几需要送米。”……
“我。”每一次都是曾波第一个主动站出来“接单”。
曾波每次都笑着说:“我成长在小昆山镇,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城市生病了,我想他快点好起来。”很多人夸曾波,他却淡淡地说:“我们顺丰人是支持过武汉抗疫的,现在我们顺丰人依然支持上海抗疫,这是顺丰人的使命。”龙虾店老板当起志愿者
玉昆一村居民区的王赛赛经营着一家名为“王家大院”的龙虾店,全年的营业时间基本都在早上10时之后,故他的起床钟从来没有早过10点,无论近期的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几点开始,他也都准时参加。3月28日起,他主动报名参加小区志愿者,他对居委会书记说:“我是大嗓门,我来。”就这样,喊楼、维持现场秩序,组织排队、抗原、送物、补充洗手液、搬运试管箱、分发防护服和手套,不管多小的事情他都能做得很好。
每次志愿者工作,他的隔离衣里面都是挂满了水珠,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开始有点辛苦,但是后面习惯就好了,而且我们也不是最辛苦的,医护人员是真的很辛苦,我真的还好。”志愿者工作持续了半个月后,王赛赛已经成为小区里的“明星”,和许多曾波这样的平凡的志愿者一样,得到了居民们的充分认可与支持,有的居民主动送上一瓶水,在家门口挂上袋子不让大白辛苦喊楼。保障车变“急救车”
4月5日晚上11时多回到家,居住在佘山院子二期的唐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回想刚才的一幕幕从惊险到感动。当天晚上9时半,家里三岁的女儿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大喊着:“妈妈,痛痛痛。”妈妈急忙观察并询问,原来小珠子进鼻子里去了。百感交集的唐女士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忙线中。她又试着拨打,电话那头的民警安抚说“女士,您先不要着急,我马上联系及通知居委会。”不到10分钟,山水华庭居委会小李已经将车停在小区门口,他化身专车司机医院。在此中间,也接到了的回访电话。医院也是急诊绿色通道,五官科医生顺利将小朋友鼻子内的小珠子取出。回家的路上,唐女士终于放松了心情,才开始与小李攀谈起来,“真的特别特别感谢你们,当时脑子里想到是肯定是要等待很久,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出现了,真的很感动。”小李也如释重负,笑着说:“没事就好,疫情面前,我们也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现在也挺晚了,我先送你们回家,你们也早点休息,我回去居委会也还有点事情继续要做。”
4月6日,唐女士发了一个朋友圈。
供稿单位图/文:玉昆一村、党群办(宣传)
编辑: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小昆山镇分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