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首次以期刊形式宣传工业遗产保护相关内容,以《工业遗产:记住一个时代》为题,推出工业遗产报道。其中,盘点了沈阳工业遗址、三线建设、德国鲁尔区的遗产保护现状。

国内工业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起步于年前后,在引进、介绍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情况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衰竭型城市率先进行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与开发。

1.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近年来,国内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政策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年以后,工业遗产的概念和保护开始逐渐为社会各界认同。

年首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提出。此年青海省第一个核武研制基地及大庆第一口油井首批进入国家保护的工业遗产名录。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颁布。同年,住建部颁布《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年8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召开,《无锡建议》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保护与再利用工作进入了实质阶段。

年12月《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发布。《规划》强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工业遗产等保护,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推出10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的公告》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标志工业遗产再生时代正式到来。

年1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正式公布,包含了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也含有新中国成立后的“项”重点项目,具有代表性、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

2.国内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构成

a.按时间跨度划分

古代手工业遗产:

古代的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手工业的发展,经过年代的更迭留存下的古代工业遗址;

近代工业遗产(-):

甲午战争之后,民族觉醒洋务运动寻求强国之策,留下了很多官办和民营的近代工业遗存,以及民国、抗战时期的民用及军工遗产。洋务运动时寻求强国之策,以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创办的官办产业,如武汉汉阳铁厂、南京金陵机器局()、大沽造船厂等留下一大批工业遗存爱国民族资本家积极响应建设,留下的工业遗存,如碧石铁路(碧色寨)、难街火车站等;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成立工业综合体系,疯狂掠夺中国资源,这一时期留下的的工业遗存,如德国青岛工厂、中东铁路建筑群、南通大生纺纱厂等等;抗日战争时主要是为抗战而建立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西安大华纺纱厂()等;

现代工业遗产(年至今):

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写照。浓重的红色文化,频繁的政治变革,留下了大量具有时代标签的工业遗产;大跃进时期特殊的工业景观,年开始兴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年的石油工业中的松基三井,年开始兴建的核试验基地;文革十年中为备战考虑的“三线建设”运动,西南地区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如:贵州遵义,广西柳州、四川达州等等地区;改革开放之后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大量工业用地重新利用,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钢搬迁留下的工业遗产。

b.按地理空间划分

国内工业遗产地理分布与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东北、华北、西南集中了大量的工厂基地,在后期的功能调整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交通线、沿海、沿运河地域也是工业遗产集中分布区。

c.按距城距离划分

城市型工业遗产:

这类工业遗产多是城市早期工业化的产物,位于城市交通便利地带的铁路、码头及仓储用地。例如:北京工厂遗产用地,上海黄浦江沿岸旧工业用地、武昌滨江区的工业遗产、成都东郊工业用地等等;

城市边缘区工业遗产:

·主要城市的外部,多数是有独立的生产区域与居住区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城市边缘区的工业遗产多为污染相对较大的大型工厂、污水处理厂等。

特殊工业历史城镇:

城镇既是工业生产区也是工人生活区,工业活动与城镇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说是工业造就了城镇,而城镇承载着工业。同时这类工业场镇也是资源型城镇,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发掘才就地兴起了城镇,例如:四川的攀枝花、黑龙江的大庆市等。

郊野独立体系工业遗产:

位于远离城市的郊野地带形成独立的工业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多是由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老工业区,或是由于受到自然资源限制的工业废弃地。例如:湖北远安,贵州遵义,陕西汉中,四川达州等等地区。

d.按资源类型划分

矿坑遗址依托型:

主要指以采矿基地为依托建设的工业遗址景观公园、博物馆、度假区等。包括煤矿、盐矿、铜矿、石矿、水晶矿、银矿、铁矿、大理石矿、有色金属矿等。如上海佘山矿坑酒店依据采石活动留下的矿坑遗址进行酒店开发。

工厂遗址依托型:

分为四大层级。

·单体设施层级:工业相关的各类设施中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装置等构成要素

·工业厂区层级:厂区内的单体设施与场地环境等构成要素通过厂区整体结构组成。

·工业区/工矿城镇层级:工业区(工矿城镇)层级工业遗产可分为“工业区型工业遗产”和“工矿城镇型工业遗产”两大类。

·工业区域层级:由单体设施、工业厂区、工业区(工矿城镇)等各层级的工业遗产作为分散于区域环境间的点要素和线性要素。

文化遗产依托型:

不依托于工业遗址,以工业文化元素的创新利用、展示、体验等为主。如旨在展现柳州多年工业文化的柳州工业博物和追忆三线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3.国内工业遗产旅游发展趋势

过去,国内工业遗产旅游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以工业遗产文化保护为主,现在工业遗产旅游呈现规范有序的文明打造阶段。未来,工业遗产将提质增效,向世界工业遗产文化传承的迭代升级转变。

结语:

不是每个工业遗产都适于开发旅游。中国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如何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估?如何在了解当下发展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下篇文章,将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为奇创旅游规划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