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
NOCITCE
根据上海市政协年度议政调研计划,年初以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牵头开展了“推进文旅融合,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重点课题调研,聚焦如何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如何强化文旅融合发展的要素支撑,如何提高文旅融合发展的质量水平等难点问题,课题组走访调研本市相关部门以及代表性企业;远程调研部分省市。召开20余场专题座谈会,听取60余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同时,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开展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余位政协委员、家代表性文旅企业以及余位市民游客代表。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调研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报告认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上海初步形成了以空间融合为载体、产业融合为核心、服务融合为基础、交流融合为特色的文旅融合新态势和新特点,但对标“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目标定位仍面临挑战。
报告建议,在强化统筹协调,构建文旅融合新生态方面,着力区域协同、全域规划;统筹整合、各方联动;科学评估、行业引领。在强化要素支撑,激发文旅融合新动能方面,着力放管结合、服务至上;金融创新、减负增能;专业培养、定向激励。在强化创新引领,培育文旅融合新品牌方面,着力文化彰显、内容创新;挖掘特色、融合再造;文化熏染、科技赋能。在强化开放交流,推广文旅城市新形象方面,着力概念植入、文化共鸣;数据交互,精准营销;开放交流、兼容并蓄。
▲5月28日,市政协召开“推进文旅融合,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专题学习会。金松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更高起点,着眼于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海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必然选择,是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有效抓手。
上海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文创50条”“旅游30条”等一系列文化、旅游相关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的出台,上海以文旅机构改革为契机,着力构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经过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空间融合为载体、产业融合为核心、服务融合为基础、交流融合为特色的文旅融合新态势和新特点。
聚焦空间融合,打造文旅融合新载体
一是工商业空间不断转化。将一批旧厂房、产业园区、大型商业综合体转化为新空间,开发形成文旅精品线路。贯通“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将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注入公共文化内涵。扩展苏州河两岸的公共活动空间,挖掘和展示工业遗存。
二是人文景观空间不断开放。将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各类文化场馆设施融入旅游产品和线路,深受市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休闲度假空间不断完善。努力把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休闲度假好去处。
四是绿色康养空间不断拓展。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着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乡村文旅产品,并策划多条本土特色沪郊旅游线路。
聚焦产业融合,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
一是基础性业态势头良好。年,文创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2.9%,旅游业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7.6%。
二是交叉性业态亮点频出。《时空之旅》《战上海》《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优秀剧目持续刷屏各类媒体,带动游客争相“打卡”。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建筑可阅读”、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等一批创新型产品和项目,进一步彰显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是创新性业态初露头角。积极发展电子竞技、数字动漫、网络视听、消费社交等网红新项目。其中,上海电竞产业依托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集聚了全国80%以上的电竞俱乐部和直播平台,全国每年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电竞赛事40%以上落户上海。
聚焦服务融合,打造文旅融合新底色
一是服务载体更为多元。打造城市文化旅游会客厅,完善和提升全市60个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众多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的咨询服务点。打造“艺术商圈”,实施“上海第一印象”项目,实现艺术进驻机场、地铁、高铁车站、邮轮码头等。
二是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建设城市形象推广、文旅资源发布、文旅移动服务三大平台。依托市场化、社会化机制,成立城市推广中心,组织开展城市形象宣传。利用上海旅游节推出首届长三角文化旅游集市等活动,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的直销平台和宣传平台。
三是服务应用更加便捷。促进新科技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内的部署和应用,催生文化旅游融合新场景。借助信息化手段,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
聚焦交流融合,拓展文旅融合新平台
一是更多的国际交流。整合演出、展览及文创等资源,打造上海文化周、海派艺术节等国际文化旅游品牌项目。与布鲁塞尔文化中心携手建立国际推广平台,搭建“一带一路”友好城市文旅联合推广的网络季,年全球在中国首演的剧目达到64部,彰显上海文化的品牌效应。
二是更多的区域合作。牵头长三角三省一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一批文旅融合一体化项目,重点建设长三角服务品牌,形成统一文旅服务标准,互认市场信用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联动机制。
上海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统筹协调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各类资源分布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文旅开发虽有成效,但缺少整体的统筹规划,仅靠单一部门协调难度较大,不利形成资源的高效配置。
评估决策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文创产业和旅游产业均有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但由于对文旅融合发展规律、推进模式和实践路径缺少深入研究,专门针对文旅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市场准入门槛需进一步放宽。部分市场存在准入门槛高、办理程序多、交易成本高、政策不透明等问题,社会资本在参与赛事活动举办、民宿开办、夜间经济等新兴领域往往望而却步。
法律、政策的效力需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的获取、保护和变现等问题成为市场创新的一大阻碍,需进一步得到法律保障。另外,政策的透明度、及时性不够,相关配套存在短板。
文旅融合发展的要素支撑有待加强
企业融资渠道比较有限。小微企业作为文旅行业的发展基础,却由于产品确权困难、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相对缺乏和交易变现机制缺少等问题往往被边缘化,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慢、成本高等问题。
各类专业人才较为短缺。文创产业(含文旅融合)研究力量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研究机构实力和数量、学术活跃程度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有待提升。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的培育、引进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文化创意、文艺创作、文化装备、老房修缮、电子竞技等文旅领域人才稀缺。
产业集群效应较为薄弱。文化旅游产业尚未产生规模集群效应。演艺市场总体比较单一,“演艺+”的衍生功能不强,缺乏围绕产业链的演艺景区、街区、主题博物馆、主题文创空间等文化旅游地标性综合体。
行业协会功能存在缺位。全市性的权威行业协会尚未组建,未起到有效的引导协调作用。
文旅融合发展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上海文旅产品的文化吸引力不足。红色旅游多以橱窗展示、背词讲解为主,展示手法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旗袍、弄堂、沪剧、沪语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缺乏标杆旅游载体;水乡古镇长期存在同质化问题,过度的商业化导致文化吸引力逐渐下降。
文旅品牌的特色不够鲜明。文旅品牌的整体形象模糊,文化创新力和驱动力能级不足,缺少兼具本土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文化IP。
产品开发的战略滞后市场。产品开发多以模仿、加工、改进为主,产品形态、创意内容等跟不上主力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都市观光游多为一两个小时游程的“快餐型”产品,缺少契合体验经济时代的“慢漫型”文旅项目。细分市场方面,传统的开发模式难以及时捕捉市场消费新趋势,市场供需较不平衡。
宣传推广的模式有待创新。政府仍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力量,社会组织参与度较低,而在流量为王的新媒体时代,以官方媒体为主要渠道的宣传效果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要。
文旅服务的体验仍需优化。上海的硬件基础设施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但服务供给的精准化和精细化还不够。
加快推进上海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围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必须坚持“立足上海,依托长三角,服务全国,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导向,积极培育和形成新生态、新动能、新品牌、新形象,推进文旅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
强化统筹协调,构建文旅融合新生态
区域协同,全域规划,摆好文旅融合“大棋盘”。一是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台,打通上海“一江一河”与长三角“江河湖海”水系,整合开发建设水岸互动的江南水体文化旅游带,形成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发展整体布局。二是规划构建城乡互动、水陆互联、政企互通、主客互补的上海文旅融合大格局。三是扩大发展战略纵深,将现有的市中心旅游扩容至上海全域旅游,在加强市中心旅游核心区提质增效的同时,整合开发各区特色资源,形成全域旅游布局。
统筹整合,各方联动,下好文旅融合“一盘棋”。建立覆盖更全面、推进更有效的文旅融合统筹协调机制及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市区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和配置功能。强化市级文旅部门的目的地品牌“首席创意官”角色定位以及政策规划、设计和引导职能。下放部分审批、执行职能至区级单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科学评估,行业引领,下好文旅融合“先手棋”。完善评估决策机制,研究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指标体系,科学引导和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引导成立“智库型、服务型、协同型”的文旅融合行业协会,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产业咨询服务提升,并联合相关主体组建“上海文旅融合产业联盟”,发挥其自我管理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引领作用,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企业,使上海成为全球文化和旅游产业中心、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创新策源中心。
强化要素支撑,激发文旅融合新动能
放管结合,服务至上,优化文旅企业营商环境。加强文旅知识产权保护,以《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法律依据,完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优化文旅项目审批流程,深化“一网通办”,形成更加高效的联合审批机制。放宽电竞、民宿、民间赛事、夜间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准入门槛,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放宽外资开展入境游项目的准入门槛,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旅产品。
金融创新,减负增能,激活市场主体发展动力。对文旅企业在减税、返利上加大扶持力度。构建文旅融合发展融资平台,引导企业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构建多元投资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资源整合,降低融资难度。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进驻文旅行业,放宽文化和旅游企业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的条件。创设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基金,鼓励、推动中小微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发展。扩大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功能,升级打造文旅融合产权交易平台。
专业培养,定向激励,激发人才队伍成长活力。制定专门的培养规划,采取政府引领、市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文化领域人才培养。整合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教育研究力量,创新学科建设,鼓励有基础的高校创设文旅融合相关专业。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改善文旅人才落户政策。完善以政府奖励为主、单位激励与社会奖励为辅的文旅人才激励机制。
强化创新引领,培育文旅融合新品牌
文化彰显,内容创新,打造世界级文化IP。一是彰显红色文化基因,抓住“建党周年”契机,加快建设“红色一平方公里”风貌区,深化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持续推出精品剧目。二是提升海派文化辨识度,扩大“演艺大世界”和“静安戏剧谷”的发展规模,加强外滩、石库门、旗袍、沪剧等文创IP的开发运营。三是丰富江南文化内涵,加强水乡古镇和生态岛的生态治理,凸显生活美学韵味和互联网科技含量。
挖掘特色,融合再造,树立文旅融合品牌旗帜。一是打造本土特色旅游,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发力打响“一江一河”、历史街区、“工业秀带”等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大力发展“文旅+”项目,发挥特色资源优势,转化形成资源和文化合力,打造工业旅游、演艺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各类文旅融合新业态。
文化熏染,科技赋能,建立公共服务良好口碑。实施“智慧上海”好客工程,整合“文化云”“游上海”“一卡通”等各类服务平台功能,健全国际化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一站式多语种的服务平台,提升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服务能级。注重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体验,继续深化“建筑可阅读”和“街区可漫步”,并结合5G、VR、AI等科技运用,积极引入、打造精品驻场演出和参与型体育赛事。进一步加大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市民公共文明意识,用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公共环境吸引游客、打动游客。
强化开放交流,推广文旅城市新形象
概念植入,文化共鸣,打造文旅城市鲜明形象。用国际语言讲好上海故事,借鉴纽约大苹果、日本樱花、伦敦万花筒等经验,用足用好上海市标白玉兰这个具象化的城市符号资源,做实传播上海城市精神、展示品牌形象的载体。
数据交互,精准营销,提升文旅品牌推广线索率。加强与各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构建全球交互的智慧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文旅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反馈。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分析客源地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制定实施科学的营销战略及推广计划,开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全球性营销活动。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信息渠道资源,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传播效能,鼓励支持“云住”“云吃”“云游”等直播带货模式的发展。
开放交流,兼容并蓄,扩大文化旅游国际朋友圈。拓展对外交流综合平台,把握进博会、花博会等国际项目契机,通过立体化的营销宣传扩大上海文旅品牌的影响力。打造推广对外交流国际品牌,增强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马拉松、F1大奖赛等节展、赛事在高端旅游项目上的国际影响力和带动力。提升“城市文化会客厅”功能,丰富文化场馆、历史街区、水乡古镇、节庆会展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全球知名旅游城市和国际友城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跨区域的旅游新线路、新产品。
文: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这份调研报告很详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