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沈彬(左一)在玛多“5·22”地震集中安置点。本人供图本报记者石成砚
生平最高仅爬上过上海海拔不到米的佘山,对于3年前的张沈彬而言,高原是一个从未亲身涉足的地理名词。
3年后,随着第四批上海援青干部赴青海参与对口支援工作行即将落下帷幕,作为其中一员,张沈彬在平均海拔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留下了自己奋斗的足迹。
玛多县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年均气温零下4℃,是国内人类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六类地区。
年8月,在玛多县醒来的第一个清晨,口干舌燥的张沈彬发觉自己流起了鼻血。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呕吐、胸闷、头晕、胃胀等不适的身体反应接踵而至。
“如果高原海拔高于我们的心理海拔,那么高原海拔就是我们援青干部的拦路石;如果高原海拔低于我们的心理海拔,那么高原海拔就是我们援青干部的垫脚石。”在适应高原带来诸番身体挑战的过程中,坚定良好心态的张沈彬把这番话当成了座右铭。
初任中共玛多县委常委、副县长时,张沈彬此前从未接触过工程项目建设,对于该领域的认知可谓盲点重重,张沈彬明白,自己绝不能成为玛多县上海援助项目推进滞后的理由。
抱着勤学好问的态度,张沈彬向黄浦区专业人士求教,向县发改局、住建局的同事请教,向施工单位和监理讨教,还经常跑到项目现场调查,与牧民群众聊天,听听他们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
“要让全县都知道,上海援建项目,是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的,没有商量的余地!”张沈彬暗下决心。
在一番接触和了解后,张沈彬发现,玛多县就上海援建项目管理缺乏相应制度规范,项目进展不明、所需手续材料不清……每年工期仅有4个半月的玛多,在援建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各个环节皆存在突出的效率问题。
“做援建项目不是‘无头苍蝇乱撞’,怎能做到哪儿算哪儿?”此前在黄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工作经验,让张沈彬对制度化安排在推进具体工作时的重要性心知肚明。若要抓好援建项目推进,建立并实行相应的制度规范势在必行。
结合观察发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张沈彬花心思研究创设了“一表一清单两模板”项目管理制度:设计援建项目跟踪管理动态调度表,及时掌握项目进度;针对援建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建设性质,分别列出工作清单,为建设单位提供清单式服务;通过项目总结模板和项目运行经济社会效益模板,掌握援建项目运行成效。
“一表一清单两模板”项目管理制度的实施,大幅提升了玛多县上海援建项目推进的力度,同时也加快了项目进度。此后,张沈彬还进一步制定了《玛多县上海对口支援项目管理基本规范》,使援建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策可施。张沈彬身居援青岗位的三年里,玛多县实施上海援建项目30余个,项目开工率每年均达到%,竣工验收率、资金拨付率也持续稳居全州高位。
年5月22日,一场7.4级地震突如其来。经过指派,张沈彬成为玛查理镇玛查理村集中安置点“六保”工作专班的负责人,如何安置好户、位受灾群众的生活,令此前从未遭遇过地震的张沈彬倍感压力。
一筹莫展时,张沈彬受到了曾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参与党建工作的启发,通过专班会议搭建起从村党支部书记到党员骨干到牧民群众的链条,借助党员志愿者征集群众意见,创设“两委班子带头,村民有序参与”的志愿者服务管理机制,自下而上形成党建引领下群众有序自治的安置点治理模式。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震后一个星期后,走进玛多县玛查理镇玛查理村集中安置点,广播中滚动播放着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显眼处都悬挂有寓意感党恩的藏汉双语横幅,每个安置帐篷都有清晰的数字标识,门口都张贴了住户信息标牌,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生活井然有序,宁静安详。在张沈彬的努力下,玛查理村制定了震后全县首个安置点村规民约《玛查理村安置点村民规约》。
尽管语言不通,集中安置点的牧民群众对张沈彬的工作成效看在眼里,一次张贴宣传标语时,两位群众竖起的大拇指,令张沈彬十分欣慰。
“在玛多工作,躺着也是做贡献,为什么还那么认真、那么拼?”每当耳边听到类似的声音,张沈彬都不敢苟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从黄浦到玛多,张沈彬对工作的执着从未改变。从38岁到41岁,张沈彬也在高原跨越了自己的不惑之年。
援青三年,厚重一生。张沈彬相信,这段援青工作经历将成为一笔无尽的财富,一定会给未来的自己带来裨益。
《青海日报》(年07月20日第6版:综合新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359.html